素有“名藩自古皋蘭”之譽的蘭州市皋蘭縣,是一個典型的地處黃土溝壑區域的傳統農業縣。近年來,皋蘭縣聚焦農業優先型和工業主導型縣域經濟發展定位,大力發展現代化特色農業,以“農旅融合”促進鄉村振興,實現了從“國家六盤山貧困片區貧困縣”到“全省縣域經濟發展十佳縣”的蝶變。
近日,記者走進皋蘭縣,探尋其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背后的“致富密碼”。
密碼一:綠秧下結出“甜日子”
初夏時節,皋蘭縣什川鎮上泥灣村的豐苗白蘭瓜專業合作社的日光溫室和鋼架大棚整整齊齊地排布在田野中。走進白蘭瓜大棚,綠油油的瓜藤下,一個個白胖可愛的白蘭瓜若隱若現,惹人喜愛。
豐苗合作社理事長馬樂梅有著近二十年白蘭瓜種植經驗,此時她正在監測室內溫度和濕度。“最近幾天有降雨,要特別關注大棚里的溫度和濕度,只有確保瓜苗在最適宜的條件下生長,才能長出最香甜的白蘭瓜。”
在大棚旁的專業合作社內,10多名工人正忙著給白蘭瓜稱重、貼標、套袋、裝箱,并將裝好的產品交付給在旁等候的快遞人員,這些貼著防偽標記的白蘭瓜將很快被運往全國各地。
皋蘭縣平整的耕地面積少,大都夾在荒山溝壑之間,這樣的生產條件決定了其難以發展“大農業”。但其獨特的小氣候卻孕育出了山區的特色農業,白蘭瓜就是代表之一。
馬樂梅姐弟倆在大棚中采摘白蘭瓜。
在過去,皮白瓤綠、瓜甜如蜜的白蘭瓜曾是蘭州當地的一種有名甜瓜,由于品種混雜退化、種植粗放等原因,白蘭瓜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作為土生土長的什川人,馬樂梅從小就對白蘭瓜有著特殊的情懷,對于白蘭瓜產業所面臨的困境,馬樂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2009年,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馬樂梅注冊成立了皋蘭豐苗白蘭瓜專業合作社。
“有政府的支持、有專家的指導,我有足夠的信心讓白蘭瓜成為皋蘭特色農業產業的一張名片。”在馬樂梅的帶領下,合作社向農戶提供種子、種苗和技術服務,對農戶種植的白蘭瓜進行保底價收購,這樣既保障農戶的收益,又提升了農戶種植白蘭瓜的積極性。截至目前,合作社共吸納農戶324戶,種植面積3000余畝,總產量750萬公斤,總產值達7500萬元。
“今年的白蘭瓜產量高,口感好,果形不錯,銷量一定特別好,我們大家的日子也更甜蜜、更有盼頭了。”看著長勢旺盛的白蘭瓜,馬樂梅笑容滿面,“甜味”十足。
密碼二:小甘草闖出“第一流”
在甘肅泛植制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泛植制藥”)光甘草定新生產線上,各類型號的層析柱整齊排列,工作人員正嫻熟地操作著控制臺萃取濃縮等各類設備,時而查看溫度,時而檢查機器運行情況。
這條生產線經過數月科研攻關、于2023年正式宣布投產,可年產90%純度的光甘草定2000千克,單產年產值達1.5億元。這是泛植制藥在甘草領域持續深耕,打破技術壁壘、打破行業內高價,開啟超高規模生產的一座里程碑,也是其29年來專注生產甘草制品的一個縮影。
泛植制藥創立于1995年,從事甘草及植物提取的研究、生產和銷售,是國內乃至全球甘草提取物類產品生產規模及品質排名居前的企業,也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省級專精特新企業,現已形成了從甘草種植、收購到甘草提取物類產品精細加工的完整產業鏈。
經過近30年的辛勤耕耘,泛植制藥已經從小小一株甘草中提取出“甘草酸”“甘草黃酮”“甘草蛋白”“甘草多糖”等全部有效成分。這些提取物廣泛應用于醫藥、日化、獸藥飼料、食品等行業,產品出口率達60%以上,銷往全球各國。其中,用于日化的甘草酸二鉀、光甘草定市場占有率超過50%。而提取之后的剩余物甘草纖維也可用作加工育苗基質的高效肥料,真正實現了綠色循環發展。
除了自主創新外,公司的發展也離不開當地政府的支持。李剛告訴記者,2015年,泛植制藥之所以從榆中縣搬到這里,就是看中了皋蘭當地的招商引資政策。“在省內各級政府的支持下,我們公司將會以專業的技術實力、豐富的行業經驗以及卓越的創新能力,努力實現產品結構多元化,多維度全面拓展產品領域、業務領域和銷售領域。”李剛滿懷信心地說。
密碼三:借東風筑巢“引鳳來”
近年來,皋蘭縣立足工業主導型發展定位,搶抓強省會強縣域利好政策,積極爭取國家和省市重大項目、重點支持,堅持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拓展提升三川口、黑石工業園區發展質量。
走進三川口工業園區,重點項目建設熱潮涌動,一座座新廠房拔地而起。中國生物皋蘭單采血漿站新建項目已基本完成建設,正在進行設備安裝調試;甘肅金沙河面業有限責任公司糧食加工及倉儲項目正在進行土建部分施工;甘肅騰達冶金爐料有限公司節能降碳循環經濟改造升級項目,余熱鍋爐基礎已完成施工,正在進行主體工程施工和部分設備安裝……到處洋溢著蓬勃發展的生機。
三川口工業園區內,多家重點建設項目的新廠房拔地而起。
多年來,皋蘭三川口工業園區始終堅持規劃先行,結合園區自身優勢,形成了“一帶五軸四區”的產業空間布局,大力培育生態產業,吸引了不少高新技術產業入駐。金沙河面業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家從事農業種植(小麥、玉米)、農產品加工的民營企業,也是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產品遠銷八十多個國家和地區。但是在企業宣傳、申請享受國家扶持政策方面存在短板。針對這種情況,園區管委會送政策上門,幫助企業享受政策謀求發展。
“園區把什么事都想到了、做好了,從前期幫我們辦理手續等各項工作,到積極解決我們在項目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園區管委會給我們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時間。”在金沙河面業有限責任公司經理高軍校看來,三川口工業園區管委會的工作人員為項目建設提供最優質、最高效、最精準的政務服務。
據了解,甘肅金沙河糧食加工基地項目計劃總投資6億元,占地面積約160畝,主要建設10萬噸小麥儲存倉,年加工小麥50萬噸生產車間,年加工掛面10萬噸生產車間等基礎配套設施。項目建設期2年,建成后預計實現年產值15億元,并安排地方勞動力就業400余人。
像金沙河這樣的企業,在三川口園區里還有很多。據園區管委會主任陳文介紹,園區現有企業59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6家,高新技術企業6家;現有從業人員4115人,高新技術企業從業人員545人。
招商引資是經濟發展的“強引擎”,也是推進強縣域行動的后勁所在。近三年,皋蘭縣充分利用蘭洽會及省級重大招商引資活動,簽約年產120萬噸焦化、蘭州市氫能產業園配套皋蘭10萬千瓦光伏等項目37個,總投資161.5億元。
“皋蘭縣將積極融入全省‘一核三帶’區域發展格局,搶抓強省會行動利好政策和機遇,以強縣域行動為牽引,著力在做優農業、做強工業、做大商貿、做好民生、做強區域融合上集中發力,為強省會貢獻皋蘭力量。”皋蘭縣委書記康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