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蘭州市堅持以群眾需求為導向,發揮優勢、突出特色,大力倡導和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全市上下同心協力,社會各界積極參與,使志愿精神開花結果、志愿服務生機勃勃,一抹抹溫暖的“志愿紅”,正在不斷擦亮這座城市的亮麗底色。
黨員帶頭引領
志愿服務彰顯先鋒擔當
每一名黨員都是一面旗幟,文明倡導、社會關懷、救助幫扶、應急救援……在這些志愿服務活動中,我市廣大黨員充分發揮在為民服務、奉獻社會中的帶頭作用,他們擔起責任、揚起精神,讓黨旗高高飄揚在志愿服務第一線。
“作為黨員,我有責任凝聚社會各界的力量,讓生命的延續更有溫度。”張森是甘肅省無償捐獻遺體器官志愿服務隊隊長、蘭州市陽光公益志愿服務隊隊長。從28人到115600人,在他的努力和帶動下,全省登記無償捐獻遺體器官志愿者的人數,在10年內得到飛速上升,遺體、角膜、器官捐獻,這一大愛之舉已經得到越來越多全市、全省社會公眾的認可和接受。
在這個過程中,為了提升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知識的知曉率,他和其他志愿者一起,累計在全省79個街道和168個社區,積極開展宣傳活動686場,向97630余人次宣傳相關法律法規。而他本人也在志愿服務的道路上,累計無償獻血96次19200毫升、募集物資657萬余元幫助困難群體32650多人次……成為影響和帶動全市群眾參與志愿服務的榜樣和標桿。

在我市應急救援志愿服務的場景中,也時刻閃耀著黨旗鮮艷的紅色。21年的部隊經歷,使“為人民服務”成為曲波早已刻在骨子里的原則,退役后,他把公益救援作為繼續服務人民的新戰場,牽頭組建了以救援領域專家、復轉軍人和戶外運動愛好者為主的甘肅方舟救援志愿服務隊。
無論是舟曲泥石流、積石山地震的災害現場,還是發生在平常生活中的遇險時刻,只要群眾需要幫助,曲波的身影就一定會出現。“我是黨員,我先上!”曲波語氣堅定地表示,“無論何時,作為黨員,都應該不計得失,甘于奉獻。”近年來,曲波還參與了蘭州馬拉松、蘭州“黃河大合唱”等多項賽事和公共活動的保障工作,同時,通過進校園、進社區、進機關,開展了多場次應急救援培訓,進行防災自救知識普及,幫助提升全民防災減災意識,守護群眾平安。
張森和曲波的故事,只是我市廣大黨員積極參與志愿服務的縮影。在全市各項志愿服務活動進行的過程中,大家亮身份、齊參與、作表率,不僅積極為群眾辦實事,也推動著社會文明進步,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書寫著屬于蘭州志愿服務的璀璨篇章。
社區作為陣地
志愿服務融入基層治理
社區是志愿服務的主陣地、主場景,與基層治理、百姓生活深度融合。近年來,城關區白銀路街道正寧路社區樹立“遠親不如近鄰”理念,圍繞“鄰”字發力,探索實踐“鄰居里、鄰聚力、鄰距離”的“三鄰工作法”,全力打造“自治、共治、共享”的熟人社區,實現多元參與小區微治理新格局。
離退休居民、社區黨員、大學生……在正寧路社區,有這樣一群志愿者,他們積極參與社區各項事務,努力為身邊居民提供便利與幫助,而他們就是“鄰里幫幫隊”的成員。今年以來,正寧路社區依托“鄰里幫幫隊”志愿服務項目,按照就地、就近、就便原則,以低齡幫高齡、鄰里互相幫助的形式,累計為困難群體、孤寡老人開展送餐送藥、代收代買、關愛慰問、家政服務等志愿服務80余次。
“鄰里幫幫隊”起源于一群熱心的老鄰居,他們本著“營造鄰里守望相助的良好氛圍”而相聚。在社區的組織下,“鄰里幫幫隊”成立了愛心家訪組、愛心修理組、愛心活動組和愛心醫療組,細致的服務不僅讓志愿精神融入基層治理,也在居民的日常生活中生根發芽。溫暖又貼心、熱情且無私,“鄰里幫幫隊”在收獲好評的同時,也使得“有困難,找幫幫隊”的話語,成為正寧路社區居民念叨在嘴邊的共識。

“謝謝你們,又來看我,真的太溫暖了!”看到志愿者們再次來到,家住城關區草場街街道亞太社區的“三無”老人吳連生忍不住內心的激動。這位老人因小兒麻痹落下終身殘疾,18年來,一直由宋振紅和她的志愿服務團隊照護著,幾乎每個周末和節假日,大家都會相約陪伴老人,讓老人感受來自社會的關愛。
“我也是社區的一分子,有義務為周圍的鄰居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宋振紅說,在志愿服務過程中,她與所居住的草場街街道積極聯系,梳理出街道下轄幾個社區大量“一老一少”的需求清單,用照護起居、走訪慰問、送去物資和安全宣教等多元服務,賦能社區基層治理,幫助解決居民的“急難愁盼”。
目前,在宋振紅的志愿服務團隊中,有超過100余人活躍在社區前沿,他們在基層治理中“唱主角”“挑大梁”,在為居民服務的同時,也不斷吸引和感染著更多居民加入志愿者隊伍,助力推動草場街街道的各個社區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圍。
群眾廣泛參與
志愿服務氛圍熱烈濃厚
微光如炬,匯成星河。隨著蘭州市志愿服務活動的蓬勃開展,志愿服務品牌的效應日益彰顯,越來越多的市民選擇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從點滴做起,用自身善行義舉影響他人、帶動社會,通過廣泛參與,讓志愿精神在金城大地蔚然成風。
招手即停、免費乘車。作為蘭州市優秀志愿服務品牌項目,“高考直通車”活動每年都會為考生和家長提供免費送考服務,并一對一接送數百名特殊考生,不斷匯集著全社會向上向善的力量。多年來,一個個暖心故事和動情瞬間,在滾動的“車輪”上不斷涌現,備受社會各界好評。

出租車駕駛員是參與這項志愿服務的主力,在今年的“高考直通車”活動中,來自全市29家出租車公司的2000名駕駛員積極響應號召,為出租車貼上送考車貼,駛入大街小巷,為3500多名莘莘學子圓夢高考保駕護航。“我們也是蘭州的市民,能為學子們做點事情,我感到非常高興。‘愛心送考’能夠傳遞正能量,我們也有義務、有責任把愛心一直傳遞下去。”蘭州奔馬雷鋒車隊隊長蘇彪說。
高考考場上,全市各處的學子用筆尖在紙面上奮力搏擊、追逐人生夢想。而在高考考場外的另一個“愛心考場”上,自發參與的2000余名駕駛員志愿者,也用他們的愛心和汗水作答“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考卷,護航學子的夢想。
保護母親河、無償獻血、保障蘭馬、交通勸導……如今的蘭州,踐行志愿精神已經成為廣大市民的行動自覺,大家的身份可能各有不同,但都在崇德向善、爭做好事,用一言一行傳遞著愛與溫暖。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實名注冊志愿者76萬人,志愿服務隊伍4523個,志愿服務項目30130個,總服務時長995萬小時。
在我市日前舉辦的“保護母親河·共建青山綠水”環保志愿服務活動中,不少市民就在現場近千名來自全市行政事業單位、國企、民營經濟、高校、社會組織和公益志愿服務組織志愿者的帶動下,主動沿著黃河兩岸,對草叢、河灘、健身步道各個角落的垃圾進行了清理。“蘭州是我的家,作為市民,我們有義務讓黃河更加干凈美麗。希望能有更多市民共同攜手,踐行志愿精神,盡己所能為這座城市增光添彩。”市民高昊柏說。
現在,全市上下熱心參與志愿服務的團隊和群體不斷增加,志愿服務成為市民熱議、社會關注的一個熱詞。隨著《關于健全新時代志愿服務體系的意見》的實施,我市志愿服務的方向更加明確,科學管理、保障有力的志愿服務體制機制更加完善,各界齊心、多方參與的志愿服務氛圍更加濃厚,全市志愿服務工作將在基層治理工作中發揮更大更好的作用。(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唐瑞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