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肅省蘭州市,今年探索創新的黨建引領“田字型”基層治理體系正在實施,以期充分激活“紅色細胞”和“平安細胞”能量,夯實主動創安主動創穩的基層底板,努力走出一條寓治理于服務的主動創穩新路子。
所謂“田字型”,即從橫向看,全面加強“鎮、村、組”三級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從縱向看,創新落實“大數據+網格化+群眾路線”協同治理機制。
蘭州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魏晉文接受《法治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要加快構建“田字型”基層治理體系和“五治一體”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新格局,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平安建設共同體,形成多元共治的強大合力,以蘭州之安護航甘肅之穩、助力中國之治。
強化黨建引領破解治理難題
今年1月2日,蘭州市委十四屆八次全會召開,專題研究推進基層黨的建設和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工作,作出《中共蘭州市委關于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切實強化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決定》,并下發《蘭州市堅持黨建引領構建“田字型”基層治理體系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著力破解“社情民意不明了、指揮調度不順暢、服務管理不到位”等治理難題,標志著“田字型”基層治理體系正式實施。
蘭州市委政法委副書記甘義軍表示,構建黨建引領“田字型”基層治理體系,是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切實強化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重要舉措,也是扎實推進主動創安主動創穩,著力建設更高水平平安蘭州的生動實踐。
按照《行動計劃》,今年是“抓規范打基礎”之年,2025年“抓攻堅求突破”,2026年“抓提升促拓展”,一年一主題、一年一臺階,項目化、清單式推動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不斷取得新突破、邁上新臺階。
黨建引領是“田字型”基層治理體系的“根與魂”。對此,蘭州還配套實施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抓實抓好“細胞工程”“頭雁工程”“先鋒工程”“強基工程”,推動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
蘭州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張平華介紹,全面加強“鎮(街)、村(社區)、組(小區)”三級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讓每一個黨員“微細胞”活起來、基層黨組織“最末梢”強起來,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密切聯系群眾優勢不斷轉化為基層治理效能,確;鶎又卫淼恼_方向,形成強大治理合力。
繪好“民情地圖”賦能智慧治理
“我給好友李阿姨借款2萬元,到期后對方以各種理由拒不還款!6月7日,張大叔向入戶走訪的安寧區安寧西路街道網格員王海蘭訴苦。
王海蘭將此情況錄入“民情地圖·小蘭善治”平臺進行上報。街道綜治中心組織派出所民警、法律顧問、調解員和網格員共同參與調解處置。通過大家情理法融合地細致勸導,雙方達成協議,李阿姨現場轉賬還款。
安寧西路街道黨工委副書記、政法委員顏霞介紹,今年以來,該街道通過“民情地圖·小蘭善治”平臺已為轄區群眾解決急難愁盼問題、化解各類矛盾糾紛270余件。
“‘民情地圖·小蘭善治’平臺是‘田字型’基層治理體系的‘智慧大腦’!备柿x軍介紹,蘭州市按照“平臺應接盡接、激活潛在資源”的理念,將原有“小蘭幫辦”平臺整體迭代升級為數據整合共享、業務閉環協同的“民情地圖·小蘭善治”平臺,并建立“民呼我為”“民事直說”“接訴即辦”等工作機制以及信息收集、問題發現、任務分辦、限時辦理、協同處置、催辦督辦、結果反饋等事件閉環處置鏈條,有力提升了基層治理數字化、智能化水平。
記者在蘭州市綜治中心看到,“民情地圖·小蘭善治”平臺設立基礎層、支撐層、數據層、應用層、用戶層五層基礎框架,完成小蘭民情、小蘭網格、小蘭幫辦三大業務板塊建設,并開發上線基層黨建、社會治安、防災避險、資源環保等17類業務功能174個功能模塊,匯聚25個部門單位900余萬條數據信息。
甘義軍介紹,“民情地圖·小蘭善治”平臺推動服務和治理事項“一網統管、一屏盡覽、一站督辦、一體考評”,已調度各級各部門上下雙向、四級閉環回應群眾訴求、辦理問題事件278.8萬余件,調度處置逾期交房、拆遷安置、勞資欠薪等領域矛盾隱患1983件。
安寧區委書記王立山說,依托“民情地圖·小蘭善治”平臺,安寧區配齊配強“1+4+X”網格力量體系,今年以來全區走訪錄入社會治安信息12.4萬條、矛盾糾紛1.2萬條、公共服務設施狀況2.9萬條,實現“人在網中走、事在格中辦”。
運用“全科網格”推進精細治理
城關區白銀路街道甘家巷社區落實網格“紅黃藍”三色管理過程中,對小南城巷北小區網格按照“黃”色級別管理,集中整治,短平快解決問題。
近年來物業、供熱矛盾頻發的小南城巷北小區被列為“黃”色級別管理后,由社區“兩委”主要負責人包抓集中整治,組織法律顧問、社區民警、調解員、48名業主代表在小蘭網格陣地召開“鄰里議事會”,解聘現有物業,選出業委會成員7名,并指導制定新的業主公約,確保能夠充分反映大多數業主的利益和期望。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該小區物業及供熱管理等突出矛盾得以妥善解決。為表達感謝,3月13日,小區業主代表給街道、社區送上一面錦旗。
網格“紅黃藍”三色管理是蘭州市規范網格運行管理、提升基層治理水平的一項創新舉措。蘭州推動村(社區)“兩委”主要負責同志聯系包抓“紅”“黃”網格集中整治工作,目前黨組織書記包抓重點網格1158個、占到基礎全科網格的15.4%。同時,推動9534名村(社區)“兩委”干部實體化沉入網格、分片包干,組團式服務群眾,做到“走村不漏戶、戶戶見干部”,累計幫辦實事1.57萬余件。
白銀路街道黨工委書記馬進說,街道扎實開展網格員“進萬家、訪民情、化矛盾、優服務”活動,充分發揮網格員“前哨”作用,針對集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梳理解析,對5個社區網格工作定期督導,切實提高網格工作治理能力。
“全科網格”是“田字型”基層治理體系的“經緯線”。為打造多元治理主體共治的全要素網格治理模式,蘭州還以“六有”為標準全覆蓋打造小蘭網格陣地,讓群眾話有處說、事有處辦、問題能有效解決。
蘭州市綜治中心主任龔利軍介紹,蘭州整合構建“多網合一、一網通管”基礎全科網格,優化調整后劃分三級網格8703個,在大網格和中網格明確網格長1198名,選配小網格專職網格員7480名,配備社區專干、民輔警、物業人員、新就業群體人員等8548人作為兼職網格員,實現網格力量配備專業化、多元化。
開展“一親三心”促進協同治理
“解決村里清潔能源制熱問題,排查商戶、養殖場、學校等重點場所安全隱患,看望行動不便老人……”這是永登縣紅城鎮駐華山村干部徐娟今年2月記錄的一份“民情檔案”。她告訴記者,“一親三心”活動解決的都是村里的小事、群眾的大事。
永登縣委書記王彥群介紹,“一親三心”即積極推進機關干部“返鄉走親”,鄉鎮干部“駐村連心”、村社干部“入網知心”、村居黨員“聯戶交心”活動。今年以來,永登縣成立“一親三心”工作隊185支,常態化開展入戶走訪,逐村建立完善“民情檔案”,累計化解矛盾糾紛1.1萬余件,解決群眾困難1874件。
走好群眾路線是“田字型”基層治理體系的“鐵腳板”,目的是用腳步丈量民情,把民情民意收集上來,把問題解決好,把群眾服務好,提高干部對群眾的“知民度”和干部在群眾中的“知名度”。
據介紹,蘭州組織開展“一親三心”活動以來,2.07萬名黨員干部深入常住地社區、重點幫扶村開展“返鄉走親”,下沉一線、腳板沾泥,協調解決民生保障、政務幫辦、矛盾糾紛等問題11759件;658名鄉鎮領導班子成員包抓731個行政村,731名鄉鎮干部專職“駐村連心”,指導督促村“兩委”抓好鄉村發展、平安建設等工作;9534名村(社區)“兩委”干部就近下沉包抓網格或擔任網格長“入網知心”,協助村民小組長開展工作;5.2萬余名村(社區)居民黨員與轄區群眾“聯戶交心”,累計為群眾辦實事2.1萬余件。
魏晉文表示,“田字型”基層治理體系三年行動計劃的推進,將在更高水平上實現“底數清、情況明、管得住、自治好、服務優”的工作目標,更好支撐小蘭社會治理中心、網格化服務管理、訴調警調訪調對接、“民情地圖·小蘭善治”平臺等“四個實戰化”,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讓新時代美麗蘭州的平安底色更亮、幸福成色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