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推進移風易俗,樹新時代文明新風,九合鎮以整治婚喪陋習為重點,積極倡導全鎮村民節儉辦事、文明理事,多措并舉強化基層社會治理,筑牢鄉風文明之基。
制度約束讓移風易俗“有章可循”。不斷健全工作機制,以黨建為引領,結合村民自治,推進“一約四會”建設,指導修訂11個村的《村規民約》,成立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和禁毒禁賭會,制定“一約四會”工作流程、標準以及獎懲規定,形成常態長效機制。同時,各村紅白理事會通過征求民意、村委研究、村民代表確認程序,結合本村實際情況制定《紅白理事會章程》,對酒席價格、規模與彩禮金額進行規定并向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備案。截至目前,各村懸掛“喜事新辦、厲行節約、厚養薄葬”等內容宣傳橫幅30余條;鎮村干部發揮帶頭作用累計簽訂移風易俗承諾書100余份。
文明實踐讓移風易俗“凝聚民心”。積極探索新模式,按照“事前備案—現場核實—動態監管—事后評價”的程序形成紅白事辦理閉環管理機制,改變以往大操大辦、濫辦酒席的陳規陋習,引導群眾逐漸形成簡約樸素的文明鄉風。同時,深入開展“一親三心”活動,聯動12支抵制高價彩禮倡導文明婚俗勸導隊,積極探索“黨建+志愿服務”模式,將村規民約、移風易俗注入本地元素,以當地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深入網格進行大力宣傳,持續開展各類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引導廣大干部群眾“尊良俗、去低俗、除惡俗”,凝心聚力倡導文明鄉風。
特色陣地讓移風易俗“落地生根”。加速打造新平臺,著力打造“三大基地”“兩大廣場”。其中,依托蘭溝村鄒應龍文化紀念館,打造九合鎮“廉政教育基地”;依托九合鎮開隆養殖種植專業合作社,打造九合鎮“農業技術培訓基地”;依托中心村文化健身廣場,打造九合鎮“文化健身基地”;依托蘭溝村辣椒廣場和小游園廣場,打造九合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廣場”;依托各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按月開展理論宣講“筑同心”、文化活動“種春風”、科普宣傳“施沃土”、健身活動“沐陽光”、移風易俗“樹新風”等活動,截至目前,累計開展活動70余場,用接地氣、有溫度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逐步滿足身邊群眾的需要,用暖心和真情浸潤群眾心田。
下一步,九合鎮將不斷完善黨建引領“田字型”基層治理體系和“五治一體”基層治理新格局,整合轄區特色資源,豐富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形式,持續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建設提檔升級,為群眾提供“全方位、精準化、零距離”的志愿服務,以“文明實踐”之力,有效推進基層社會治理,助推鄉村全面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