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意漸濃,初冬的薄霜輕覆在湟水河畔的田野上,紅古區鄉村振興的熱潮卻未減分毫。記者日前在該區采訪時看到,冷鏈物流車在田間道路上穿梭,工業園區里機械臂規律揮動,商貿街區人流如織,共同勾勒出一幅城鄉要素雙向流動、融合發展的生動圖景。
“今年鎮上給全村房屋外墻統一加裝了保溫板,不僅美觀,保溫效果也特別好,這個冬天一定暖和!闭驹谧约覠ㄈ灰恍碌脑郝淝埃t古區平安鎮若連村村民瞿文葉欣喜地介紹。這是“金色平安”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的重要一環,保溫板的顏色與村莊整體風貌協調統一,讓整個村莊在冬日的陽光下煥發出嶄新氣象。
“我們實現了水泥路‘戶戶通’,村道兩旁的路燈早在2018年就全面覆蓋!敝泻痛妩h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張忠明指著整潔的村道說。這個2023年創建的省級和美鄉村,如今已成為2025年“金色平安”鄉村振興示范帶的重要節點。行走在中和村,完善的配套設施與優美的人居環境相得益彰,耕地集中連片,灌溉水源充沛,高原夏菜在這里茁壯生長。
記者獲悉,“十四五”期間,紅古區堅持科技引領、產業帶動、市場導向、農民受益的總體原則,按照川地提質、臺地開發、川臺統籌、產業融合、優質安全和生態友好的發展思路,深入運用“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經驗,推動鄉村振興不斷取得新成效。
在具體實踐中,紅古區重點打造“蔬香花莊”“金色平安”兩條鄉村振興示范帶。通過高標準實施一系列項目,成功打造了涉及紅古鎮、花莊鎮12個村的“蔬香花莊”鄉村振興示范帶,同時穩步推進“河湟龍城”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
立足甘青“菜籃子”和全市“高原夏菜”生產基地的定位,紅古區以高原夏菜、奶牛產業為主導產業,加快推進特色種植養殖業提檔升級。目前已建成“一萬兩千”省級現代蔬菜產業園,穩步實施高原夏菜產業集群、農業產能提升等重點項目。新型設施農業規模持續擴大,蔬菜種植面積保持穩定,產能與品質實現同步提升。
在產業鏈延伸方面,紅古區實施農業產業園提級擴能行動,建設涵蓋省級蔬菜產業園、現代農業產業園等多個農業園區。同時,一批延鏈補鏈項目加速推進,有力推動產業鏈向價值鏈高端延伸。近年來,紅古區以創建省級農業科技園區為契機,通過優化產業布局、完善基礎設施、提升服務水平等措施,吸引了眾多農業科技企業入駐。
農旅融合方面,紅古區充分挖掘川臺地特色農業資源潛力,打造出民俗文化體驗、河湟研學旅行、親子生態采摘等多條精品旅游線路,已建成新莊臺牡丹觀光園、中農休閑拓展基地、河咀村休閑采摘園等多處休閑農業園區,打造出兩條國家級休閑農業精品線路,并成功培育國家級3A旅游景區,逐步形成以農促旅、以旅強農的良性發展格局,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的美好愿景在這片熱土上正一步步變為現實。(記者 王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