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寒意,擋不住紅古區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里涌動的暖流。一場以“抵制高額彩禮倡導文明婚俗”為主題的暖心行動正在進行,不講大道理,只用身邊事、真心話,悄悄改變著人們對“老規矩”的看法,如同一條涓涓溪流,悄然淌過街巷樓宇,浸潤著居民們的心田。
從面子到里子的轉變
在新躍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巷道里,一場別開生面的“街頭故事會”正在上演。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志愿者沒有照本宣科,而是化身“故事大王”,拉著居民們圍坐一圈。
“老張家的閨女出嫁,沒有大操大辦,小兩口用這筆錢去學了手藝,現在店里生意紅火得很!”一個低彩禮走向幸福生活的真實案例,引發了陣陣討論。大家突然發現,原來不要“面子”上的風光,反而能換來“里子”里的實惠和安心。厚厚的倡議書變成了拉家常,宣傳橫幅成了大家合影的背景板,文明的種子在輕松的氛圍中悄然種下。
婚俗新風雙線并進
與此同時,紅古區龍興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居民微信群里,一場關于“我的理想婚禮”的討論正熱火朝天地進行。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工作人員一條“簡約辦婚禮、拒絕鋪張浪費,踐行文明新風”的倡議,瞬間點燃了話題。年輕人紛紛曬出旅行結婚、集體婚禮的溫馨照片,分享簡約背后的浪漫。
線下,志愿者則在小區門口掛起醒目標語,帶著彩頁跟往來的叔叔阿姨們“談心”。“咱嫁閨女是結親家,不是‘賣’閨女,孩子們過得好比什么都強。”這樣推心置腹的交流,讓“抵制高額彩禮”不再是一句冰冷的口號,而成了一份來自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溫暖關懷。將傳統婚俗與現代價值觀相融合,不僅為居民們帶來了全新的文明體驗,更成為推動文明婚俗新風尚的有力引擎。
新風尚在煙火氣里扎根
潛移默化的改變,同樣發生在紅古區龍源和復興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在龍源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里,工作人員講述的因彩禮糾紛引發婚姻矛盾的故事,讓在座的居民們唏噓不已。宣講結束后,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工作人員深入轄區,以現場講解和發放宣傳單的方式,引導廣大群眾轉變思想觀念,從自身做起,抵制鋪張浪費、互相攀比等不良風氣,把移風易俗的觀念傳遞到了棋牌室、菜市場這些最具煙火氣的地方。
復興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工作人員通過發放倡議書、現場答疑等多種形式,向居民詳細解讀高額彩禮帶來的經濟負擔與社會隱患,普及文明婚俗的重要意義。同時,結合身邊典型案例,倡導婚事新辦、節儉養德的婚戀理念,鼓勵居民自覺抵制鋪張浪費、攀比炫富等不良風氣,選擇旅行婚禮等簡約適度的婚禮形式。公園長椅上閑憩的居民們紛紛算起經濟賬和幸福賬:一場隆重婚禮背后是父母多年的積蓄,而一次簡樸溫馨的儀式,換來的是小家庭輕裝上陣的起點。
如今,走在紅古區的街頭巷尾,文明、簡約、幸福成了人們熱議的高頻詞。這場由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主導的移風易俗新風尚行動,沒有高高在上的說教,只有潤物無聲的引導。它如同一陣溫潤的風,正輕輕吹散陳規陋習的塵埃,讓婚姻回歸本質,靜待著新時代的文明之花,在這片土地上絢麗綻放。(記者 王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