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蘭州市七里河區敦煌路,一座名為589的商業街區正悄然改變著城市的商業格局。這里曾是機器轟鳴的蘭州長征機械廠舊址,如今,它成功蛻變,成為一片融合工業記憶、敦煌文化與現代商業的新地標。

589街區夜景
從工業遺存到文化高地
為舊廠房注入新靈魂
漫步于蘭州589街區,時間的痕跡與現代的活力在此交織。原有的紅磚墻、老鋼架被完整保留,昔日的廠區運輸軌道化身景觀步道,曾經的機器檢修槽改造為別致的特色水景。這些工業遺存與現代商業元素的碰撞,營造出獨一無二的空間體驗與歷史厚重感。
“六年前,這里還是機器轟鳴的廠區。”蘭州589街區項目負責人蔡朝旭站在街區廣場前,回顧起2016年項目啟動時的挑戰,“我們當時思考的核心是,如何在保留這份厚重工業記憶的同時,為這片土地注入新的商業活力。”
在“出城入園”政策的推動下,原蘭州長征機械廠搬遷后,留下了這片2.4萬平方米的土地。項目總占地約35畝,總建筑面積約15萬平方米,其中商業部分3.6萬平方米。
關于“589”這個充滿懸念的名字,蔡朝旭道出了背后的多重巧思:“最直接的原因是我們的門牌號——敦煌路589號,我們希望保留這份獨特的地理記憶。同時,‘589’在網絡諧音里是‘我不走’,寄托了希望顧客流連忘返的美好愿景。”
然而,更深層的考量在于文化層面的植入。“七里河區提出了打造文化高地的概念,我們擁有省博物館、簡牘博物館、黃河樓等文化資源,但唯獨缺少一個展示敦煌文化的窗口。”蔡朝旭補充道,“敦煌文化是甘肅的,更是世界的。我們希望把敦煌美學帶到蘭州,為城市更新注入靈魂。”
為此,設計團隊在保留工業風貌的骨架上,巧妙融入了敦煌文化元素。街區燈光亮化與標識系統中,黃河、絲綢之路、白塔山等文化符號通過簡練的線條和色彩得以重新詮釋。門口大大小小34面櫥窗,圖案均源自蘭州與西域的文化符號。這一設計概念被稱為“城中莫高”,旨在讓人們在抬頭駐足間,感受城市的豐富與包容。
從單一業態到復合生態
構建逛街逛景新體驗
蘭州589街區的獨特魅力,不僅在于其內部的改造,還在于其與黃河的親密關系。街區與黃河僅一橋之隔,跨過一座橋,就從都市繁華走進了黃河詩意,實現了逛街與逛景的自由切換。
作為社區商業的創新典范,蘭州589街區在業態規劃上獨具匠心。項目周邊覆蓋了十幾萬居民,因此在招商和運營上既要接地氣,也要講品質。除了引入精品餐飲和潮流品牌,街區也格外注重保留社區的煙火氣。
本地創立的伊萬咖啡便是這種理念的體現,它將蘭州本地的麻辣洋芋片與品質咖啡、甜點相結合,這種大膽的碰撞時常擦出意想不到的火花,深受年輕人喜愛。
同時,國內外知名品牌的入駐,則為街區注入了多元化的消費場景。Trek——大行自行車蘭州旗艦店負責人表示:“我們非常看好七里河的區位優勢和蘭州589街區的發展勢頭。在這里開設旗艦店,能更方便地服務騎行愛好者,帶來更年輕、更健康的生活新風尚。”
羅二火鍋甘肅首店負責人也認為:“蘭州589街區商業的調性,與我們想為蘭州帶來的煙火氣體驗非常契合。我們相信能為七里河乃至蘭州夜經濟注入新活力。”
從工業廠區到社區核心區
實現經濟與社會價值共贏
蘭州589街區的改造,帶來的不僅是商業的繁榮,更是實實在在地提升了居民生活品質。
“我在這附近住了幾十年,看著這里從工廠變成現在這樣。”正在街區散步的市民印大媽感慨道,“以前是看著工人們下班,現在是看著年輕人來逛街消費,感覺這片區域煥發了第二春。”
另一位居民呂大爺說,“改造后我們的居住和生活品質得到了顯著改善。從原來的老破小變成了現在的電梯房,小區環境又好,還有專門供老年人活動休閑的區域,晚年生活更加幸福了。”
這種改變正是蘭州589街區作為社區商業的價值體現——不僅要成為一個商業地標,更要成為社區居民的生活中心。
在近日召開的商圈聯席會議上,敦煌路街道與中天健廣場、蘭石、589街區、萬輝商圈4家重點商管負責人圍繞“激發商圈經濟新活力”共商發展大計,會議建議各個商圈進行差異化經營,打造“鋼鐵聯盟”,實現信息共享、抱團發展,共同提升區域商業能級。
記者了解到,截至2025年11月,蘭州589街區已成功簽約商家63家。全部招商結束后,預計可解決就業約2270人次。從老廠房到新街區,從工業記憶到文化高地,從單一的生產功能到復合的商業生態,蘭州589街區不僅是城市更新的一個成功樣本,更成為連接過去與未來、商業與生活、提升城市活力與居民幸福感的重要紐帶。(記者 周棟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