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紅古區舉行第22個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活動。整個活動包括啟動儀式、26場專題部署會議,以及200余場各鎮、街道、成員單位的宣傳活動。
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此次活動已開展“百場萬人”大宣講5場次。其中,華龍街道龍源社區將政策宣傳融入非遺體驗,通過“石榴花開心連心”活動,組織各族群眾共同制作艾草枕、漆扇等手工藝品。“既學到了傳統技藝,更理解了‘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的深意。”參與活動的居民馬梅告訴記者。這種“體驗式宣傳”在全區形成示范效應。各鎮、街道相繼推出民族政策微課堂、流動宣講大篷車等項目,800余名基層群眾參與其中,深化了對民族團結的理解。
青少年交流計劃也成果顯著。3次“魅力金城”研學活動覆蓋全區12所中小學,與青海民和縣聯合開展的博物館教育活動,讓200余名兩地學生共繪民族團結長卷。此外,2025紅古-民和河湟文化旅游藝術周吸引數萬游客,十大主題活動中的非遺展演板塊成為藝術周網紅打卡點。以打造各族群眾互嵌式發展工作試點社區為抓手,該區還以傳統節日為契機,在社區組織開展就業創業、技能培訓、宣傳教育、文體娛樂等活動40余場次,覆蓋各族群眾6000余人,構建各族群眾共居共學、共建共享、共事共樂的良好局面。
紅古區與民和縣博物館共同舉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主題宣傳活動,召開跨區域協作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座談會,進一步整合資源、互通有無、積極探索、共謀發展,在兩地發展聯建、矛盾糾紛聯調、節慶活動聯辦、流動人口聯管、社會治理聯動等方面加強交流與合作,共同組織、協商聯創共建觀摩交流活動。(記者 王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