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時節的蘭州新區,處處涌動著項目建設的熱潮——從產業園區的機器轟鳴到民生工程的封頂喝彩,一批關乎經濟升級、民生改善的重點項目加速推進,以“新區速度”書寫高質量發展答卷,勾勒出產業強、民生優的生動畫面。
建設正酣 光伏玻璃項目筑牢產業新支撐
步入甘肅泰合源年產150萬噸光伏玻璃項目建設現場,一派熱火朝天景象。塔吊長臂不停揮舞,運輸車輛往來穿梭,數百名工人分散在各個作業面,或綁扎鋼筋、或澆筑混凝土,機器轟鳴聲與施工人員的吆喝聲交織,奏響項目建設的奮進曲。
“目前項目土建工程正按計劃全速推進,多個關鍵節點已提前達成!”項目土建工程師王鈺指著施工平面圖介紹最新進度。目前,項目廠前區宿舍樓(一)(二)、辦公樓已全部完成主體封頂,未來能為1200余名員工提供舒適的住宿與辦公環境;原料庫房吊車庫主體、石英砂料池、皮帶廊等施工完成90%以上;原料庫房袋裝庫鋼結構封頂后,屋面維護結構正有序推進,原料存儲區域雛形已現。
在核心生產區域,建設成果同樣亮眼。“原料車間、煙囪、循環水塔、110KV變電站都已完成主體封頂,這為后續設備安裝打下了堅實基礎。”王鈺說,“熔化成型段筏板施工完成90%、熔柱施工完成75%、設備地坑施工完成80%;退火切裁段基礎施工100%完成,主體施工達65%;深加工段基礎施工全完成,主體施工推進至60%,各工段緊密銜接,確保后續能順暢銜接設備安裝工序。”
記者看到,項目廠區光伏圍墻施工已全部完成,光伏板安裝進度達95%,未來能實現清潔能源自發自用,與光伏玻璃生產形成“綠色閉環”。
據了解,該項目總投資45億元,占地1503畝,規劃建設四條1200t/d一窯六線光伏壓延玻璃生產線,配套余熱發電、屋頂發電系統,全部投產后年均產值預計達50億元,年納稅超2億元,不僅能填補區域光伏產業鏈空白,更能帶動大批本地群眾就業,為蘭州新區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攻堅突破 醫療項目夯實民生新根基
日前,隨著最后一方混凝土澆筑完成,蘭州新區平急兩用公共基礎應急保障醫院與婦幼保健院建設項目主體工程順利封頂,這一總投資超3.5億元的重大民生工程,就此邁出關鍵一步。
據了解,該項目總建筑面積約8.4萬平方米,由兩大核心功能區塊構成:平急兩用公共基礎應急保障醫院通過改造既有建筑并新建門診醫技樓,規劃設置676張床位;婦幼保健院占地約6.9畝,建設含地上4層、地下1層的門診醫技樓。項目建成后,既能滿足新區居民日常醫療需求,又能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發揮關鍵保障作用。
據新區城投集團房地產公司工程管理部副部長張斌亨介紹,面對工期緊張、作業面狹窄、多工種交叉施工等挑戰,建設方采取倒排工期、掛圖作戰的方式,將任務層層分解至具體責任人,定期召開推進會統籌人員、材料、機械設備等資源,及時破解施工難題。同時,構建全過程質量管控體系,技術人員全程跟蹤檢測關鍵參數,監理人員穿梭現場嚴抓質量,采用“平行+交叉”協同作業模式,確保工程穩步推進。
“主體封頂后,工程將全面轉入二次結構、機電系統、室內裝修等階段。”張斌亨表示,全體施工人員將繼續以“生命至上、安全第一、質量為本”為原則,鼓足干勁推進后續建設,力爭項目早日交付投用,為蘭州新區醫療民生事業添磚加瓦。
質效雙升 服務升級護航高質量發展
“‘十四五’以來,我們緊扣產業強區戰略,以大項目帶動集群化發展,項目建設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蘭州新區項目建設中心經濟發展部部長許曉娜語氣中滿是干勁。
據許曉娜介紹,蘭州新區項目建設中心立足新區發展實際,錨定“大企業引領、大項目帶動、集群化發展”路徑,推動項目建設質效持續提升。截至目前,入駐項目數量從2020年底的260余個增至630余個,增長超2.4倍;蘭州寶航、東金硅業等龍頭型重點項目順利建成投產,成功構建起“龍頭帶動、配套協同”的產業生態。在基礎設施與戰略項目層面,秦川750kV輸變電、紅樂330kV輸變電工程投運,打通了能源輸送“主動脈”,加速新區資源優勢向產業經濟優勢轉化;4×350MW熱電聯產、泰合源光伏玻璃、博洲生物等戰略性項目穩步推進,為“十五五”產業升級筑牢了堅實根基。
展望“十五五”,許曉娜表示,蘭州新區項目建設中心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持續深化“項目為王、服務至上”理念,以“提效、降本、暖心”為目標升級服務體系。
“我們計劃組建專業化‘項目幫辦專班’,為企業提供從項目備案、材料填報、審批代辦到政策兌現的‘全流程、一對一’協助,真正實現‘企業辦事零跑腿’。”許曉娜說,“我們還將建立‘問題閉環解決機制’,通過定期走訪、線上專班等渠道,全力破解項目推進中的‘堵點、痛點、難點’問題,以高效服務護航企業專注生產經營,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為新區打造現代化產業體系、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持久動力。”( 本報記者 李昕 見習記者 王文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