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蘭州公安安寧分局立足“田字型”基層治理機制,持續(xù)推動一警多能、聯勤聯動勤務變革,積極對接交管支隊構建派出所民(輔)警+交管民(輔)警+義警+社會力量的道路交通屬地化、網格化治理機制,讓原先各自為戰(zhàn)、各管一攤的自留地,變成了交所合一、聯包聯產的“責任田”。
背街小巷:“雙警”聯控邊走邊治理
在安寧區(qū)一處停滿車輛的新開道路,蘭州公安安寧分局培黎派出所徒步巡邏組的新成員、交管中隊長張懷林正在與培黎派出所所長常冠榮現場辦公。在安寧分局各派出所,這樣的“雙警”組合已經全面推行。
“扎堆違停影響正常行車,夜間還有砸窗盜竊風險。”實地踏查過程中,常冠榮與張懷林邊走邊說,分析交通亂象和治安隱患,最終形成了“交所合一”初步整治辦法:派出所線上發(fā)動,周邊小區(qū)群消息通知;交管大隊線下用功,實地巡邏發(fā)短信提示,力爭三天廣而告之、五天要見成效、一周形成常態(tài)。
在背街小巷,社區(qū)民輔警充分發(fā)揮了“路網腦中記、民情心中裝”的專長,與交管民輔警同編組、走小路、共管段、進院落,摸清“毛細血管”的流通特點和流量狀況,實現交通亂象和治安隱患雙面聯控,讓交通管理的末梢神經跟隨社區(qū)警務,共同觸及和惠及轄區(qū)每一位群眾。
堵點干道:“交所”聯勤先掃門前雪
培黎派出所地處培黎廣場十字東北角,交通高峰時段遇到擁堵,有時連出警警車都寸步難行。
帶著高度的責任感,培黎派出所就近承包了培黎廣場十字路口的晚高峰交通疏導工作。
“通過優(yōu)化巡邏防控,在晚高峰時段從培黎廣場三人巡警組中調配一人就近支援交管執(zhí)勤警力。”培黎派出所所長常冠榮介紹道,“交管中隊和派出所晚高峰聯勤,既能兼顧巡邏防控和交通管理,又能保證勤務不加、警力不增、工作不落。”
試行期間,交管的“熒光黃”和治安的“藏青藍”交相輝映,機動車、電動車和行人等交通參與者的通行意識和安全保障明顯提升。統計顯示,同時段培黎廣場十字車輛通行用時平均減少15分鐘。目前,安寧分局各派出所均實現了堵點就近包抓,通過共管一域讓交通管理“鞭長可及”。
廣集民意:“兩線”聯管優(yōu)化有依據
“電動車隨意亂停,醫(yī)院和群眾都有意見。”在安寧區(qū)人民醫(yī)院急救通道處,社區(qū)網格員朱大姐正在向“交所”民輔警現場反映,“違法停車事小,耽誤急救事大。”聞訊趕來的培黎派出所社區(qū)民警牛本華和交管中隊輔警殷德藍認真記錄下來:“朱姐,感謝您及時反饋,整改絕不過夜。”
隨著安寧分局各派出所與轄區(qū)交管中隊日常“聯管”的推動,社區(qū)民警與交管民警除了線下走訪,還發(fā)動社區(qū)網格員、義警隊共同參與、實地反映,并依托小區(qū)、企業(yè)、單位等工作群,線上廣集民意,梳理夜間周末停車、信號相位配時、臨時泊位增補等個性化交通需求,提升群眾參與度。
在吾悅廣場、中心醫(yī)院等人車流量潮汐性、臨時性特點突出的區(qū)域,轄區(qū)派出所聯合交管中隊實行彈性優(yōu)化,對試行有效的導改優(yōu)化進行固化、形成制度,真正打通管理與服務的“最后一公里”。
并肩同心:“防治”聯動合力護安寧
“警察同志,這派出所和交管大隊現在一起‘管事兒’了。”近日,銀灘路派出所民輔警聯動交管中隊民輔警開展亂停亂放整治,路過群眾紛紛上前詢問。
交管民警潘文認真釋疑:“現在咱們‘交所合一’共管交通,比如常見的違法停車,派出所的同志會在咱們道路周邊住戶微信群內發(fā)布挪車通知,當然對拒不駛離的也會拍照取證交由我們作出處罰。”聯動整治中,“交所”民輔警還重點關注堵塞消防通道、戶外充電短路、違規(guī)占道經營等問題隱患,既凈化了道路環(huán)境,又解決了潛在風險。
近日,培黎派出所與交管大隊聯動開展夜間交通違法現場查緝。培黎派出所夜巡警力在協助檢查車輛的同時,啟用無人機進行支援,幫助交管民輔警及時掌握設卡道路交通流量、提前發(fā)現可疑車輛,在面對無證、醉駕等嚴重交通違法,或打架、傷害等街面突出違法時,保障快速聯動處置。( 本報記者 伊曉明 通訊員 王植玉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