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谷鳥啼聲悠悠遠,鄉村文明靜如詩。在西固區金溝鄉熊子灣村,道路兩旁的樹木郁郁蔥蔥,庭院干凈整潔,菜園里掛滿果實,整個村莊洋溢著生機與活力。
“以前來關山旅游的人比較少,現在環境好了,周末來騎行或觀景的市民多了,特別是打造的‘關山驛站’成為網紅打卡地,我們把自產的農產品放在這兒售賣,增加了收入。”金溝鄉熊子灣村村民孟彩玲高興地說。

當前,西固區深入貫徹1139工作部署,全面落實市委關于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要求,正全力打造“金關畫卷”鄉村振興示范帶。
該示范帶包括金溝鄉熊子灣村、馬家山村和陳坪街道孟家山村,總長度約18公里,受益人口1672戶5857人。通過聚焦“八個美麗”,統籌做好規劃、建設、治理和經營“四篇文章”,使“金關畫卷”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已初見成效。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也是鄉村發展的關鍵抓手。“金關畫卷”鄉村振興示范帶以特色農產品種植、農產品生產加工和農文旅融合發展為主,有百合、蛇果、黃番茄、巴梨、大接杏等特色農產品及百合加工等,充分調動群眾的主人翁意識,鼓勵大家共同謀劃和參與示范帶建設,形成了黨員群眾齊心協力的良好氛圍。

“目前,村里種植的水果、蔬菜品種有17種之多,基本可以保證每個月都有一個品種上市。”馬家山村黨支部書記孫烈榮說,馬家山村搶抓“金關畫卷”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機遇,以“六月接杏七月桃,八月巴梨九月果”為特色,通過支部+合作社+農戶的聯合發展模式,引導村民因地制宜種植品類多樣的高山優質農產品;圍繞“半小時休閑都市圈”,大力發展都市休閑農業產業,通過組織開展“果王爭霸賽”“鄉村旅游節”等活動,廣泛推介特色田園風光,拓寬農民增收致富路徑,真正讓“金關畫卷”鄉村振興示范帶成為產業高質高效帶。
“我們堅持規劃引領,整治人居環境,發展特色產業,推進基層善治,動員群眾房前屋后種植樹木4900多棵,清理垃圾460噸,拆除私搭亂建92處,評選美麗庭院10戶,建設小菜園、小花園100余處。”金溝鄉黨委書記郜佐鵬說。

郜佐鵬表示,鄉上堅持實用管用,以農耕體驗、鄉愁記憶、果蔬采摘、農家餐飲為方向,大力發展休閑農家樂10家,櫻桃、大接杏、白鳳桃、巴梨、大榛子等350畝,打造關山云海、關山驛棧等露營基地10處。全面完成金關公路改造提升,成功舉辦甘肅省第四屆自行車長征賽業余聯賽暨體彩杯第十一屆西固關山自行車賽,讓“金關畫卷”鄉村振興示范帶成為精品旅游線。同時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以黨建引領推進“田字型”基層治理,成立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禁毒禁賭會、村民議事會,引導農村紅事新辦、白事簡辦。
鄉村美、產業興、人幸福,正是西固區“金關畫卷”鄉村振興示范帶的真實寫照。(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董永前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