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蘭州錨定強省會行動目標,全面打響綜合交通大會戰,以“S104蘭阿公路、G312清傅公路、S103什青公路”三條骨干公路為支撐,以“四好農村路”為脈絡,不斷暢通路網發展的“大動脈”,環城建設“繞城輻射”的通達網絡。
如今,一條條嶄新的公路如同奔騰的血脈,不僅破解了“兩山夾一河”的地理桎梏,更以“交通+”新模式激活了商業、物流、旅游、產業的一池春水,將便民、利民、惠民的承諾寫進千家萬戶的生活,為蘭州打造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注入強勁動能。
骨干通絡 架起城鄉發展快車道
“以前從市區去青城古鎮,走老路要一個半小時,現在走S103什青公路,40分鐘就能到,周末來游玩的客人明顯多了。”白銀市水川鎮農家樂經營者王建軍一邊招呼客人,一邊笑著向記者感慨。
作為甘肅省公路網規劃的重點省道項目,2025年9月30日,S103什青公路正式通車,這條全長37公里的二級公路,如一條紐帶串聯起什川梨園與青城古鎮兩大文旅地標,實現了“一條公路聯通兩個古鎮”的愿景,更成為蘭白一體化發展的新增快速通道。皋蘭縣文旅局局長魏少邦表示,這條黃金通道,正成為拉近城市與鄉村的幸福通道,而什川古梨園在獲評全球農業文化遺產體驗區和G30連霍高速清忠段通車的雙倍利好條件下,加速成長為皋蘭縣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同樣帶來變革的還有G312線清水驛至傅家窯公路(簡稱“清傅公路”)。2025年1月1日,這條全長61.074公里的一級公路正式通車試運營,作為G312線上海至霍爾果斯公路蘭州過境段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是交通運輸部確定的第一批平安百年品質工程示范創建項目,更是甘肅首條“5G+智慧公路”。記者在清傅公路夏官營服務區看到,智慧監控系統實時監測車流變化,新能源充電樁、應急救援站等設施一應俱全,過往司機只需掃描二維碼就能完成繳費、休息預約等服務。
“清傅公路的建成,徹底改變了我們往返市區與榆中生態創新城的通勤體驗。”在蘭州大學榆中校區任教的何教授告訴記者,以前從榆中到蘭州安寧區需要1個多小時,現在走清傅公路僅需40分鐘。“這條路不僅是交通線,更是教育、科技、產業的聯動線,蘭州大學的科研成果能更快地轉化落地,榆中生態創新城的人才也能更便捷地享受市區的優質資源。”
在蘭州向南,S104蘭阿公路的升級改造則讓七里河區與阿干鎮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現如今,這條連接市區與南部山區的重要通道,不僅通行條件得到大幅改善,生態旅游資源也被重新激活。沿線的石佛溝國家森林公園、云頂山風景區游客量大幅增長,催生了一批特色民宿和農家樂。“以前路不好,游客來了也留不住,現在周末每天能接待200多客人,年收入也多了許多。”石佛溝景區附近的民宿經營者劉女士說,公路暢通讓“綠水青山”真正變成了“金山銀山”。
鄉村織網 鋪就振興發展民生路
“以前村里的路坑坑洼洼,下雨天根本沒法走,農產品運不出去,外面的人也進不來。現在柏油路修到了家門口,日子越來越有盼頭了。”蘭州市城關區伏龍坪街道的村民王秀英站在嶄新的伏直公路旁,向記者講述著道路帶來的變化。
蘭州市城關區的X101線伏龍坪至直門溝公路(簡稱“伏直公路”)作為蘭州市城關區“四好農村路”建設的典范,不僅是一條連接城鄉的交通要道,更是一條融合了生態、產業、文化與旅游的美麗廊道。它西起城關區伏龍坪,東至榆中縣和平鎮直溝門村,全長16.04公里,貫穿8個行政村,是推動區域鄉村振興、促進農文旅融合發展的重要載體。
記者從蘭州市交通運輸委了解到,伏直公路日均車流量達3000輛,高峰時超萬輛,已成為連接蘭山景區與城市腹地的黃金通道。同時,道路的暢通激活了鄉村發展的一池春水。伏直公路沿線聚集了210余家休閑旅游場所,從業人數超1000人,日均上山游客達1萬人次。依托伏直公路的交通便利,179家農家樂實現迭代升級,2024年經營收入近億元,今年上半年增速超20%。
另一邊,在榆中縣清水驛鄉,農村公路的延伸讓當地的高原夏菜找到了出路。“以前路不好,菜販子不愿意來,現在村級公路修通了,大型運輸車能直接開到地頭,我們的高原夏菜當天就能運到蘭州、西安的菜市場,收成好多了。”種植戶馬占祥喜笑顏開地說。
農村公路不僅是產業路,更是民生路。近年來,蘭州市以“四好農村路”建設為抓手,新改建農村公路1200余公里,實施安全生命防護工程800余公里,改造危橋50余座。“我們不僅要把路修通,更要把路管好、護好、運營好。”蘭州市公路服務中心公路建設科科長胡長青告訴記者,蘭州市通過實施“路長制”,發動沿線村民參與公路管護,同時開通了200余條城鄉公交線路和農村物流專線,實現了“農產品進城、工業品下鄉”雙向流通,真正做到了“修一條路、美一片景、富一方民”。
交通賦能 激活城市發展新動能
“前些年從蘭州發一批貨物到武威,走公路要6小時,現在通過‘公路+鐵路’聯運,借助清傅公路連接蘭張高鐵貨運站,3小時就能到達,物流成本降低了30%。”蘭州某物流公司負責人李經理告訴記者,隨著蘭州綜合交通體系的完善,多式聯運效率大幅提升,公司的業務范圍已擴展到甘肅全省及青海、寧夏等地。
蘭州市作為“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節點城市,近年來積極探索“交通+”經濟發展新模式,通過公路建設帶動商業、物流、產業、旅游等多領域協同發展。在物流領域,依托G312清傅公路、S103什青公路等骨干路網,蘭州建成了榆中、皋蘭等多個現代化物流園區,實現了“省內當日達、西北次日達、全國三日達”的物流網絡。“我們的物流園區每天進出貨物超2萬噸,其中百合、玫瑰、枸杞等特產也通過這里發往全國各地,國際班列也能通過公路網絡集散貨物,運輸效率提高了40%。”榆中物流園區相關負責人介紹。
在旅游領域,“交通+旅游”模式讓蘭州的文旅資源綻放新活力。除了S103什青公路串聯的什川梨園、青城古鎮,S104蘭阿公路沿線的石佛溝國家森林公園、云頂山風景區,X101伏直公路打造的“煙雨蘭山”景觀帶,蘭州還依托公路網絡推出了“黃河風情線—什川梨園—青城古鎮”“市區—石佛溝—興隆山”等多條精品旅游線路。
“交通大會戰不僅改變了城市的交通格局,更重塑了蘭州的產業布局。”蘇交科西北規劃院院長肖忠斌建議道,需持續深化“交通+”的場景創新,精準施策,才能豐富融合業態,推動高質量發展。“比如依托黃河文化、絲路文化資源,開發更多主題交通線路和文創產品;推動旅游直通車與景區門票、住宿等一體化服務,打造定制化旅游產品;培育臨空經濟、陸港經濟等新業態,吸引相關產業集聚等,融合賦能,才能激活發展的新動能。”
民生答卷 暢通群眾出行幸福線
當下,圍繞蘭州構建的“繞城+二環”公路骨架日趨完善,G2201環城高速、南山路與北環路形成核心閉環,G1816中通道先導段控制性工程已于2025年1月通車運行;S104蘭阿公路全線貫通,打通了蘭州南部交通脈絡,實現309國道、南繞城高速等4條主干路的回環連通;G312清傅公路等項目集中通車,助力形成“大陸橋走廊”“京藏走廊”等四大交通主通道。截至2025年6月,甘肅省86個縣(市、區)中已有82個實現高速公路連通,剩余4個計劃在2025年年底前完成,蘭州作為中心樞紐,實現對周邊縣域的高效輻射,“四好農村路”更打通城鄉微循環,讓農產品出山、游客進村更加便捷。
“我來蘭州從事交通建設工作已經十年了,親眼見證了這座城市的交通變化。”中國十七冶集團G30連霍高速清忠段第三總包部項目經理夏家庭感慨道,從以前的“斷頭路”“堵塞路”到如今的“連心路”“幸福路”,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讓蘭州成為甘肅重要的交通樞紐和商貿物流集散地。“每當看到道路上來來往往的車輛,想到我們的付出能讓群眾出行更便捷、城市發展更快速,就覺得一切都值得。”
交通建設的最終落腳點是民生福祉。一條條縱橫交錯的公路,如同一根根堅實的脈絡,滋養著黃河之畔的這片土地,讓“外聯內暢、立體多元、綠色智慧”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不斷完善,讓“便民、利民、惠民”的理念深入人心,為蘭州打造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實現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能。正如蘭州市綜合交通大會戰指揮部辦公室李昌東所說:“交通是城市發展的命脈,我們將繼續推進綜合交通大會戰,用更暢通的道路、更優質的服務,讓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提升,為蘭州的明天鋪就更加寬廣的坦途。”( 本報記者何怡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