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的蘭州,室外氣溫已跌至零下,但走進城關區(qū)雁南街道零工驛站,陣陣暖意撲面而來:登記區(qū)里,幾位零工正圍著工作人員咨詢用工信息、登記個人情況;休息區(qū)中,有人圍坐棋盤對弈,有人盯著電視看得投入,還有幾位捧著熱茶閑話家常……“這里是我們的好去處。”裝卸工老張放下手中的茶杯對記者說:“驛站里有熱水、有休息的地方,我們登記了自己的技能、意向,有合適的活兒工作人員會第一時間通知。”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提出,要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yè),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作為全省統(tǒng)一標識的標準化零工服務載體,城關區(qū)于2023年建成試運營零工市場,如今已構建起1個區(qū)級零工市場+10個社區(qū)零工驛站+1個零工街區(qū)的服務體系,形成覆蓋全域的“15分鐘就業(yè)服務圈”,兌現(xiàn)著“零工需求在哪里,服務保障就跟進到哪里”的承諾。
沿著雁南街道零工驛站往外走,便是西北地區(qū)首個零工街區(qū)。這里毗鄰雁灘家具市場、糧油市場等6大綜合市場,日均服務超1100人次,有時在周末還會自發(fā)形成以物換物的跳蚤市場,讓零工們在互通有無中拉近距離。
零工街區(qū)東頭是城關區(qū)的零工市場,這個室內市場設置有綜合服務臺,提供一站式對接。線上直播帶崗室每日3個時段滾動推送崗位,“蜂窩狀直播矩陣”累計吸引282.7萬人次關注,促成就業(yè)4732人。勞動維權室暨“惠工暖心崗”調解室已提供70次法律咨詢,糾紛調解滿意率達100%。公益理發(fā)、愛心早餐等服務惠及2600余人次,還設置有平價超市、免費寄存、工具租借等設施。
11月19日,記者走進零工市場時,正值午飯時間。在市場生活服務區(qū),零工柴阿妹剛用這里的免費微波爐熱好飯,坐在休息區(qū)吃了起來。她邊吃邊對記者說:“我文化水平不高,以前找活全靠熟人介紹,薪酬沒個準數(shù)。現(xiàn)在在市場找工作放心、方便,市場還承諾24小時上崗、48小時獲酬。”來自定西的裝修工老李接過話茬:“我剛到蘭州時沒地方住,多虧了市場的零工客棧,免費住了三天過渡,給我?guī)土舜竺Α!?/p>
“合作兩三年來,市場的零工輸送及時、培訓到位,幫我們解決了高峰時期的用工短缺難題,效率提升了30%。”極兔速遞蘭州轉運中心運營主管張經(jīng)理對記者說。據(jù)城關區(qū)零工市場主任丁偉介紹,截至目前,零工市場已服務零工2.6萬人次、用工單位1039家,匹配就業(yè)8942人次,求職成功率超85%,實現(xiàn)了從“馬路蹲活”到“雙向奔赴”、從分散低效到精準高效、從單一求職到多維賦能的三個轉變。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強調,要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城關區(qū)人社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深入學習貫徹全會精神,聚焦服務擴容、數(shù)字升級、品牌打造,力爭2026年年服務突破5萬人次,建設“智慧零工”大數(shù)據(jù)中心,實現(xiàn)“一鍵求職、一秒派單”,用一個個暖巢般的服務載體,將政策紅利轉化為零工們的獲得感。( 本報記者 顏娜)